圖/文:李清貴
從事水稻種植已經三十多年的顏文賢,家裡世代務農,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對於童年時期的農村景象依舊記憶猶新,他見證了台灣農業的發展過程,從幼年時期的放牛歲月到現在的全面機械化。顏文賢表示,以前的農村生活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全面機械化之後,田間工作的時間反而變得非常集中,為了趕進度,也為了節省成本,他曾經有過連續二十六天沒有睡覺的紀錄,這樣不眠不休,只是為了在特定時間內完成割稻及稻米乾燥的工作。
世代居住在宜蘭縣員山鄉湖北村的顏文賢,小時候家裡有一甲多地的農田,那個年代的農村,完全是以「勞力」為主,為了耕田,家裡面通常都會養水牛,上小學之前的顏文賢,曾經是個放牛的「小牧童」。當時一起放牛的同伴總喜歡把牛牽到河邊去吃草,而牛在河邊吃草的同時,大夥兒就到田間、果園嬉戲,玩到肚子餓了就隨手摘一些果實來吃。那個時候的農村生活既簡單又純樸,左鄰右舍大家彼此非常熟識,家裡大門經常都是敞開的,就連晚上也例外,所謂的「夜不閉戶」就是這種景象,這些都是顏文賢童年歲月最深刻的記憶。
民國五十二年左右,顏文賢家裡已經有俗稱「鐵牛仔」的耕耘機,據說當時全宜蘭縣只有三台耕耘機,而他們家的這一台就是其中之一。有了耕耘機之後,整地、耕田確實方便許多,不過,插秧卻還是得依賴人力,那個時候,無論插秧或割稻都必須「群策群力」,也就是你家插秧、割稻的時候我去幫忙,輪到我家插秧、割稻的時候,你也必須來幫忙,這就是所謂的「以工易工」,是當時農村普便盛行的工作模式。這種工作模式一直到插秧機、割稻機等農機逐漸取代人力之後才有了突破性的改變,而這種改變也間接促成了農地大規模經營。
除了當兵及短暫一兩年從事水電工作之外,顏文賢大部分的人生歲月都投注在他所熱愛的農地上,而且始終是以種植水稻為主,從一開始只耕種自家一甲多的農地,到現在以「租地代耕」方式,耕種多達三十多甲的稻田。拜機械化之賜,雖然減輕了體力上的負擔,但相對的卻也讓農忙時期變得日夜不分。以前全完使用人力的時代,一到晚上漆黑一片,根本沒辦法工作,而現在的割稻機配備齊全,也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在田間工作就像開車一樣,所以白天、晚上並沒有太大差別。也因為這個原因,讓勤勞的顏文賢可以在農忙時期日以繼夜工作。他曾經為了趕工,白天割稻,晚上烘培稻穀,累了打個盹之後繼續幹活兒,這樣的日子竟然連續撐了二十六天。
除了對工作的執著之外,為了吸收更多專業知識,顏文賢積極參與農會、農改場的新知發表及講習活動,從中確實也獲得不少啟發,像土壤改良就是一個例子。顏文賢利用米糠等稻米篩選過程所剩下的東西作為稻作育苗的土壤肥料,希望藉此減少使用化學肥料,甚至可以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雖然這方面的嘗試目前還有一些技術性問題有待克服,但他不斷吸收新知,不停研究改良,鍥而不捨的精神確實令人敬佩。
對顏文賢而言,現階段種稻的目標不在於「求產量」而在於提升品質,也就是這種執著,讓他願意花上十多年的時間去鑽研土壤改良,他說,如果可以不考慮產量問題,生產有機稻米,甚至是「無毒稻米」根本不成問題,只是消費者在選購這種稻米的時候,必須要有價格高於一般稻米的心理準備,他相信聰明的消費者在做抉擇的時候會有一套自己的評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