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善從耕作中獲得樂趣,也體會出土地和人一樣是有個性的,因此必須「適田適種」

圖/文:李清貴

「種田」對一般人來說或許是辛苦的工作,但對游本善而言卻是一項可以從中獲得樂趣及成就感的工作。五十年次的游本善算是年輕農民,不過,他務農資歷已經將近三十年,目前自己耕種的稻田有二十多甲。雖然面積不算少,但因為長期經驗累積,游本善對於每一塊農地的土質特性瞭若指掌,他說水稻田跟人一樣是有個性的,不同的土質、不同的肥沃度,要有不同的對應方式,也就是在耕作過程中要「適田適種」。

家住羅東運動公園附近的游本善,從有記憶以來家裡就是以種稻為業,他是家中長子似乎理所當然必須繼承家業。剛服完兵役回來的游本善,原本只是耕種自己家裡一甲多的農地,而現在連同「租地代耕」的農地,已經多達二十多甲。雖然耕作機械化,面積也比以前多很多,但游本善始終有一個習慣,就是無法忍受自己的農地上有垃圾。偏偏有一些缺乏公德心的民眾喜歡亂丟垃圾,這也使得游本善必須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在檢拾田間垃圾上。因此,他特別呼籲為了維護生活環境,民眾千萬要改掉隨意亂丟垃圾的習慣,尤其是丟一些可能造成潛在危害,甚至傷及農民耕作安全的玻璃瓶。除了民眾亂丟垃圾的問題讓游本善感到困擾之外,同樣讓游本善憂心的還有田園景觀改變以及因此而衍生出來的問題。近來一間間稱為「農舍」的豪華別墅出現在羅東運動公園周邊。這些豪華別墅的主人大多是來自台北都會地區,他們在農地上興建豪華別墅,不但使得農村可耕作土地越來越少,不同的生活型態及觀念也讓在地農民難以接受。就以農忙季節收割為例,這一段時間農民為了爭取時間盡快完成收割,通常會日以繼夜在田間工作,而一到晚上鄉間一片寂靜,這個時候如果割稻機在田間工作,噪音難免相對明顯,這種情形一般農村民眾大多習以為常,也能夠體諒耕作農民的辛勞,即使有些噪音干擾,也都能默默忍受。不過,對於一些住在豪華別墅裡來自都市的新住民可就很難接受了,他們甚至會要求夜間耕作的農民立刻停止工作,不要擾人清夢。或許每個人的立場本來就不一樣,但碰到這種情形,不禁讓人感嘆似乎少了一點以往農村固有相互體諒的人情味。

雖然農村生態的轉變讓游本善有些難以釋懷,不過,大體上他還是非常滿意「種田」這項工作。游本善說,每當看到田間工作經過自己的努力之後完成了,心理就有一份滿足感;看到自己栽種的稻子一天天長大,就有一份成就感。這股力量讓他持續在田間付出,別人或許覺得辛苦,但他卻能樂在其中。

除了這份滿足感與成就感之外,數十年的種稻經驗也讓游本善悟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游本善表示,農田其實跟人一樣有著不同特質,有些農地沙質比較多,有些則土質比較黏稠。沙質比較多的農地適合栽種像「台中秈稻」這類品種的稻米。土質比較黏稠的則適合台梗八號、台南十一號等品種。除了土質不同之外,農地的肥沃程度也有所區別。即使同一塊農地,前後肥沃度也會有所不同。也因為這個緣故,農民耕種絕對不可以同一標準對待所有農地,否則可能就會出現超過或不及的問題,這對稻米的品質及產量都會有影響。游本善指出,就以施肥為例,有些農田可能要多一點肥料;有些則要少一點,要能夠拿捏到恰到好處才能種出好品質的稻米,這些都需要經驗累積。

除了滿足於種稻事業之外,游本善空閒的時候喜歡與同樣是稻農的朋友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有時候也一同出國去玩,他覺得這就是人生的樂趣。那些經常聚在一起的朋友大多是夫妻檔,而這些人的另一伴也都是他們從事農耕工作的好幫手,「夫唱婦隨」這句話對他們來說應該是最貼切了。

 

顏文賢•黃正為•藍蔡田
游本善•游朝坤•吳和南
廖阿來•方福在•宋文火
楊吉成•李溪麟•陳金石
江文枝•劉正和•何吉嵐
蕭坤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