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李清貴
以「高等農民」自我期許的蕭坤福,有效運用管理知識結合以往從事機械加工的專業背景,在冬山鄉境內廣達三十甲的水稻田上編織屬於個人的夢想。而他的妻子及一對兒女,不但是他工作上的夥伴,更是他「稻米企業」的股東。目前就讀台大植物病理及微生物學系的女兒,以及就讀宜蘭大學機電工程學系的兒子,除了是工作上的幫手,也是專業領域的顧問,而年輕人實際投入水稻種植的行列,也為台灣農業的未來燃起一絲希望,特別是被外界認為經濟效益不佳的稻作產業,有年輕世代願意投入確實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四十九年次,在家排行老二的蕭坤福,服完兵役後,與哥哥、弟弟在台北從事銑床、車床的機械加工。十多年的實務經驗讓他體會以「機械代替人力」的重要性,這方面的專長後來也運用到農業經營上。雖然在台北已經工作了十多年,但對於故鄉的土地始終難以忘懷。尤其當農村勞力日漸凋零,面臨後繼無人窘境的時候,更讓蕭坤福思索是否應該回到生長的地方,投入世代相傳的水稻產業。這樣的想法終於在民國八十三年付諸行動,毅然告別繁華的都會區回到宜蘭縣冬山鄉補城村的老家。當時的台灣農村普遍存在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宜蘭是傳統的農業縣,這個問題更加明顯。而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現象,不外兩個主要原因,第一、鄉下地方謀生不易,單純從事水稻種植,確實難以維持生活,加上種田本來就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於是年輕人紛紛離鄉背井到都市發展。第二個原因則是留在農村實際從事農作的農民,都是一些年紀較大的長者,隨著年歲增長,他們越來越難以負荷田間辛苦的工作。這兩項被一般人認為是「危機」的因素,卻成為蕭坤福回鄉投入水稻種植的「轉機」。由於受到前面提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在無力耕作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稻田必須找人代耕,使得原本只是想回來耕作自家五、六甲地的蕭坤福有機會藉由「租地代耕」逐步擴大稻田的耕作面積。
在經營規模逐漸擴大的情況下,傳統的耕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於是蕭坤福運用管理及機械方面的知識,一方面勤做紀錄,把每一種水稻的生長過程詳細紀錄下來並建檔備查,另外對於每一塊田地的耕作狀況也做同樣記錄。藉由長期建立的檔案資料,蕭坤福非常清楚什麼階段該做什麼工作,可以井然有序的安排各個階段的工作,不但提高工作效率也提升產品品質。除此之外,管理大面積的稻田,蕭坤福以機械代替人力,從選土育種、插秧除草,一直到水稻收成都採用機械化。當然有些機械是市面上已經盛行大規模生產的農機,有些則是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摸索,加上以往從事機械加工的實務經驗自行研發設計出來的。
蕭坤福在當地算是非常年輕的專業農民,他不只把種稻當成職業,更是以企業理念發展他的「稻米事業」。他為了讓家人樂於加入他的「稻米事業」,以合夥的方式與太太、兒女分享工作成果。每當稻米收成之後,扣除必要開銷結餘下來的盈餘就由他們四人以股東持股比例平均分配。也因為這層關係,讓他的一對兒女更願意積極投入水稻種植的工作。就讀台大植物病理及微生物學系的女兒,平常不但幫忙農事,還會運用所學幫爸爸找尋相關的病蟲害防治資訊。而學機電工程的兒子,也會在他改造農機時給予學理上的適時協助,此外,為了方便管理廣大的農地,兒子還運用Google地圖標示農地位置,再結合蕭坤福自行建立的農事檔案,讓管理工作更加確實精準。
「在逆境中求生存」是蕭坤福展現韌性所頻藉的重要信念,在客觀環境不佳,多數人不看好的情況下,蕭坤福返鄉投入水稻種植,十多年的付出讓他的「稻米事業」越來越具特色,也證明他的堅持與信念是正確的。由於他的執著,在加入台灣稻農公司後,經由該公司所推出的「我的一畝田」企業認養稻田活動,一些具有創意的企業就認養了他的稻田,而他還在稻田當中以不同顏色的稻種編排出該企業的英文縮寫,這樣的巧思也獲得認養單位高度認同。蕭坤福表示,未來他打算進一步將認養單位的logo圖案透過同樣方式呈現在稻田當中,他說這樣不但可以美化農田景觀,也可以發揮創意增添種田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