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農專訪_宜蘭
Yilan_InterView

機械化取代人力,顏文賢不改勤勞本質,曾經創下二十六天不眠不休持續在田間工作的紀錄
從事水稻種植已經三十多年的顏文賢,家裡世代務農,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對於童年時期的農村景象依舊記憶猶新,他見證了台灣農業的發展過程,從幼年時期的放牛歲月到現在的全面機械化。顏文賢表示,以前的農村生活...。[更多]

熱愛鄉土、處事積極,黃正為畢生心力奉獻稻作產業
「玉田弄獅」曾經在台灣社區總體營造領域名噪一時,也讓「宜蘭縣礁溪鄉玉田村」這個以種植水稻為主的純樸農村受到矚目。「玉田村」的名稱由來正反映了它的地方特色,也就是「白米如玉。一片好農田」...。[更多]

水稻育苗二十多年,藍蔡田累積豐富經驗
想要栽種出品質好、口感佳的稻米,除了稻子生長過程用心照顧,細心呵護,加上天公作美、風調雨順之外,一開始的選種、育苗工作更是不可輕忽,因為有好的秧苗才能栽種出優質的稻米。擔任兩屆宜蘭縣水稻育苗協進會理事長的藍蔡田...。[更多]

游本善從耕作中獲得樂趣,也體會出土地和人一樣是有個性的,因此必須「適田適種」
「種田」對一般人來說或許是辛苦的工作,但對游本善而言卻是一項可以從中獲得樂趣及成就感的工作。五十年次的游本善算是年輕農民,不過,他務農資歷已經將近三十年,目前自己耕種的稻田有二十多甲。雖然面積不算少...。 [更多]

政策與外在環境不利農業發展,歷經農耕艱辛過程的游朝坤頗為憂心
宜蘭縣境內的冬山河現在是名聞遐邇的旅遊景點,不過,在三、四十年前冬山河還沒有完成整治的時候,中、下游一帶可是經常發生水患,大片農田浸泡在水裡,甚至到了稻子收割的季節,都必須用鴨母船拖著機器筒才能進行...。[更多]

長期投入稻作及水果栽培的吳和南選擇水稻事業做為主要經營標的
「三星蔥」名號響亮,「三星上將梨」知名度不惶多讓,而三星地區所生產的稻米在市面上也非常受歡迎。世居宜蘭縣三星鄉大隱村的稻農吳和南說,這些品質受肯定的農產品,與當地獨特的地勢、水質及氣候有關...。[更多]

奉獻土地一甲子廖阿來見證台灣農業發展過程
現年七十四歲家住宜蘭縣三星鄉大隱村的廖阿來,見證台灣從日據時代、光復初期到現在的農業發展過程。儘管在稻作事業上,廖阿來已經完成交棒,但對土地奉獻超過一甲子的他,每當談起農業發展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更多]

從小學習種稻,畢業於農場經營科的方福在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
畢業於農場經營科的方福在,對經營種稻事業有著濃厚興趣,除了從小跟著父親從事種稻工作之外,也追隨他口中的「師父」,同鄉的專業稻農陳章楠學習管理田間事務。如今方福在已經獨當一面,每一期大約耕種近百甲的農地...。[更多]

曾經嚮往外面世界的宋文火,繞了一圈之後還是回到熟悉的稻作產業
六十年次的宋文火從小跟隨父親在田間工作,耳濡目染的結果對於田間事務瞭若指掌,現在他獨當一面經營管理二十多甲稻田,而今年十一歲的兒子也跟著他到處趴趴走,彷彿是他小時候的翻版...。[更多]

主業種田、副業蓋廟,楊吉成辛苦賺錢維持家計
以往種田的農民多數都有經營副業的情形,有些是養豬、種菜;有些則是利用農閒時間打零工,而之所以從事副業,一方面是早年種田收入有限,要完全靠它養家活口,確實相當艱苦...。[更多]

李溪麟早年辛苦,現在樂活,老當益壯做專業稻農
二十五年次的專業稻農李溪麟,雖然已經七十四歲了,但還是親自下田,甚至駕駛耕耘機耕作十一、二甲的田地。他的兩個兒子現在各自擁有一棟兩層樓的透天厝,每當農忙時期都會機動支援田間工作。對於目前的生活,李溪麟相當滿意,但他早年卻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艱辛的歲月...。[更多]

生性樸實的陳金石,雖然生意之路不順遂,但父母皆高壽,也算是人生一大福報
現年七十歲,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專業稻農陳金石,從小對做生意就很有興趣,雖然過程中,曾經因為太過相信一起合夥的朋友導致生意慘賠,甚至因此鋌而走險靠借高利貸才度過難關。不過,樸實的個性終究讓他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更多]

兄弟合夥打拼水稻事業,江文枝手足情深羨煞許多人
一般專業稻農大多是以種稻為主業,空閒時間再兼其他副業,但這種情形在江文枝身上卻不適用,江文枝主業是在紙廠上班,副業則是耕作二十多甲稻田的專業稻農,可是千萬別以為「副業」只是附屬的工作...。[更多]

劉正和童年生活在大家庭裡,目睹農村婦女辛苦持家歷程
世代居住在宜蘭縣冬山鄉武淵村的劉正和,童年歲月是在大家庭裡度過,當時光是兄弟姊妹就有十個,其中七個男生,三個女生。而父親也有五個兄弟,堂兄弟姊妹到底有幾個?劉正和也不是很清楚...。[更多]

重視工作效率的何吉嵐,是年輕一輩的專業稻農
現年三十六歲的何吉嵐算是年輕一輩的專業稻農,他所耕種的二十甲稻田分布在羅東、三星、冬山一帶。何吉嵐與老一輩稻農最大的差別是他非常重視「工作效率」,他認為,大面積耕作如果沒有效率,工作會永遠做不完...。[更多]

運用管理知識結合機械專業背景,蕭坤福打造「稻米企業」創造水稻產業另一個未來
以「高等農民」自我期許的蕭坤福,有效運用管理知識結合以往從事機械加工的專業背景,在冬山鄉境內廣達三十甲的水稻田上編織屬於個人的夢想。而他的妻子及一對兒女,不但是他工作上的夥伴...。[更多]